• 首頁
  • >
  • 賽馬會「獅子山傳耆」口述歷史戲劇計...

賽馬會「獅子山傳耆」口述歷史戲劇計劃 學校巡迴演出——《求福氣》(人文科)

日期: 05/10/2023

鳴謝中英劇團蒞臨演出,讓師生體會口述歷史戲劇的特點,及欣賞導演和一群長者演員出色的表演。

人文科學術周  - 口述歷史劇「求福氣感言                   4A21朱炫琪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只要它不被提起,就會被遺忘。在這次的口述歷史戲劇裡,學校邀請到中英劇團到校演出,長者演員生動地為我們講述、演繹了他們過往在黃大仙的生活點滴,讓我們共同擁有他們那段有喜有悲的記憶,它們在歷史中留下痕跡 

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除了消防員要收錢才肯開水滅火以外,便是有關「潮汕人」的一段演繹。作為一名潮汕人,我對於潮汕的「大男子主義」深有感觸據我所觀察,嫁到潮汕傳統家庭的女性普遍地位較低,部分常受家中的「大男子」所打壓,唯一的價值就是結婚生子、操持家務。每每在生活中見到這樣的情況,心裡都很不是滋味。這次在口述歷史戲劇中聽見潮汕話「死都不嫁你們潮汕人」,內心很有共鳴,也很慶幸有人能夠將這句話帶出來,為潮汕女性爭一口氣。 

活動後,我與上述的那位潮汕演者聊了一番,更被同學及該位潮汕演者鼓舞出去參與互動環節,體驗了無實物表演以及聲音配合。一直以來,我都不否認演員的辛苦,但我在那艱難又力不從心的表演之後,又刷新了對他們不易的認知,這些長者演員實在值得敬佩。 

總括而言,我對自己能夠參加是次的口述歷史戲劇感到非常榮幸,在此衷心感謝中英劇團的演出,以及負責老師對是次活動的用心策劃。 

人文科學術周  - 口述歷史劇「求福氣感言                   4D33周德恩 

對於是次的求福氣口述歷史劇,是由一群老人家演出來的,他們以自己親身經歷為劇本,把大約在九十年代前後的黃大仙最真實的生活帶給了我們,可以說是別有風味且令我難以忘懷。 

整個戲劇的內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得是啟德明渠,鄰之間的日常相處以及消防員救火這些場景。在那個年代水資源的供應是非常緊張的,想要有足夠的水附近就得有海,然而黃大仙的周圍是沒有海的,但倒是有一個名為啟德明渠,可是這個渠卻並不能為居住在黃大仙附近的居民提供水資源當年的新蒲崗有大量工廠非法將污水排入啟德明渠,導致其被污水污染,變得又髒又臭,反倒是給居民帶來了負擔。 

然後就是在以前那個年代人們所居住的房子無非就是鐵皮屋大雜院宿舍等。家家戶戶都居住在同一棟房子,內裡的房間間隔可能也僅僅只有一道墻。每當到了時間,每家的婦女們就會到廚房為丈夫孩子準備飯菜,因為每家的廚房都是集中在同一個地方的,因此大家都會互相幫忙照應一下:「我醬油用完了,借你的用一下一下我今天做新菜,看看味道怎麼樣。廚房可以是一個熱鬧有人情味的地方,卻也可以是體現社會實情的地方。還記得因為居民的失手導致了火災,居民先是一邊用水救火一邊逃生,可火勢卻遲遲不弱,只好尋求消防員的救助。可是沒曾想到消防員一來並不是馬上開始滅火救人,而是站在居民面前兩手叉腰說:「有水放水,沒水收閘。當時居民卻不敢有任何表態,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家集資給消防員當小費。現在有責任感有火必救的消防員來看,以前的社會對於普通的百姓是有多麼的不公平。整個戲劇是在舞台中央進行的,觀眾就坐在舞台四,這樣的佈局可以讓觀眾易於直接入的箇中的光景。 

還有就是不得不佩服老人們,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他們,不單只能夠把全部的台詞走位動作等記住,同時還能夠生動的演繹出角色的性格以及神態,相信他們一定是經過不少的排練才能達到如此純熟, 正正就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戲劇中的細節也是很到位的,為了能夠給觀眾帶來深刻的觀感,在救火下大雨積水等部分,更是直接運用的消防柱,藍色的絲布來進行演 

最後還有與長者演員們互動的環節,觀眾可以他們詢問自己心裡的疑問進一步了解當時黃大仙居民的生活情況。總的來說我認為這場口述歷史劇是賞心悅目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