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茶藝活動坊(中文科)

茶藝活動坊(中文科)

日期: 22/01/2019

 

學生活動感言

 

4D張惠珊

 

  今天,我參加了茶藝工作坊,在當中獲益良多,學到有關茶的禮節、泡茶的技巧等。在工作坊裏,我能夠體會茶的樂趣。看着導師優雅的動作,心裏也想嘗試泡茶,但最後我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別的同學。看着同學泡的茶,我專心地比較當中的不同。一杯看似簡單的茶,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例如茶顏色的深淺,就像人不同的性格。做事求快的人,所泡出的茶,顏色較淡,茶湯還沒時間的滋養。做事不求快而求品質的人,所泡出的茶,顏色較深,那是因為時間施了魔法。茶藝體驗,真是有意思的一項活動。

 

4D梁子聰

 

  茶十分重視禮儀,要求泡茶、品茶的人保持心平氣和。老師在泡茶時,跟大家說,要坐得符合規矩,也要耐心地等茶慢慢揮發。當中的過程十分講求「禮」,例如茶壺的底部不得對住客人,客人的杯也要用熱水清洗及小心抹乾後才能使用。由此可見,泡一杯茶,反映對客人的尊重。此外,茶一入口時會帶點苦澀,當你慢慢吞下之後,又能感到茶的回甘和清新,就好像人生先苦後甜的道理一樣,少壯時努力,老了以後就不用太辛苦。茶也教會了我們:做事欲速則不達。喝茶不能急,要等茶發揮到最好狀態才可以喝,像我們做事一樣,也不能操之過急,要等候適當時機到才可行事。

 

4D彭穎思

 

  這次的茶藝工作坊讓我有許多與別不同的感受。工作坊中,我有機會體驗中式泡茶。平時喝茶的機會多得很,但真正能了解茶藝的機會少之又少,而這次工作坊,讓我們清楚了解到茶藝,由認識工具到親自泡茶,老師都講解得十分清晰。到我們自己泡茶的時候,我從中發現泡茶需要十分有耐性,要十分專心,裏頭有十分多要注意的禮儀。這一次,工作坊真正讓我明白到喝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

 

4E劉詠琳

 

  年輕人年少氣盛,我也正在與父母吵架,鬧得不可開交。想起爭吵的原因,我真是後悔莫及。正煩惱着要如何與父母道歉,忽然,腦海中浮起了「斟茶認錯」的想法。我便匆匆拿出家中的珍寶──紫砂茶壺,打算泡爸媽最愛喝的大紅袍,向他們賠個不是。爸媽回到家後,我小心翼翼地用茶夾將茶葉夾進紫砂茶壺,加入熱水。這次的茶湯可不能喝,只能用作沖洗茶杯,也是洗茶葉的重要步驟。這是因為茶葉要先被熱水泡軟,充份張開,才能展現最好的味道。一切準備好後再泡的第二壺茶湯,才能讓人更好地品嘗。我將適時泡好的茶湯倒進公道杯裏,再細細倒進茶杯,最後小心翼翼地放在茶盤上,請爸媽享用。爸媽兩人喝完茶後,微笑點頭,對我說:「好了!原諒你了!」能得到爸媽原諒,全因敬茶賠禮,因為茶,我才能與爸媽和好。以茶寄意,這就是茶藝的意義吧?

 

4E劉咏卉

 

  拎着紫砂茶壺,將淡黃色的茶湯倒入喚作公道杯的玻璃壺中,再細細倒進品茗杯,切忌倒得太滿。這時你再舉起小杯,以尊敬的態度遞給品茶者,向客人請茶,待對方接過、喝下。這些是泡功夫的一個個步驟,周而復始,茶香漸漸四溢,茶湯的色澤愈發濃郁,周圍環境的喧囂也歸於平靜,泡茶者與品茶者的情誼也愈發深厚。泡一壺茶,要遵循它的每一個步驟、手法,泡茶者與品茶者互相尊重,正好彰顯儒家思想中的「禮」,可見茶藝與中國傳統思想息息相關。泡茶時,要求大家專注,平緩心情,也是修身養性之法。茶,可深化友誼,能重修於好,是一個與人友好相處的重要媒介。

 

4E溫倩嵐

 

  我的母親是一位愛茶之人。平時,她也有泡給我喝,但我只當是有味的白開水一般,一口喝盡,下了肚就算了。直到今天的工作坊完結,我才明白──茶,絕不只是「一杯飲料」那麼簡單。中國儒家思想提倡「禮」,而泡茶、喝茶也有既定的禮儀。茶與「禮」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一杯茶,看似簡單,卻能表達尊重;在泡茶、喝茶的過程中,無言的茶香,悄無聲息地打破了彼此的隔閡。我也因此漸漸了解到母親為我遞上那杯茶的心思和用意了!

 

4E梁芷睿

  坐在泡茶同學的對面,看着他用不斷發抖的手,緩緩地把紫砂茶壺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再小心翼翼地把「公道杯」中的茶分别倒進那四小個的茗茶杯。茶香四溢,撲面而來的茶香令我不禁對那一小杯茶產生了一絲期待。喝了一小口茶,茶中透着一陣陣的香氣,隨之以來還有泡茶者的一份心意,一份認真、專注的心意。即使他非常擔心泡出不好的茶,但他還是盡力做好他的工作,讓我們好好地品嘗。儒家主張禮,人能在品茶的過程中好好溝通,從而達致思想上的互愛,營造和諧的氣氛,這不正好體現了禮的精神麽?這次負責泡茶的同學,為了讓我們在這次體驗活動中好好相處,用心地泡好了這盞茶,謝謝你!這次工作坊也使我獲益良多!

3B曾咏珊

 

  雖然不是沒有喝過茶,但這樣正正經經地泡茶、品茶還是第一次。我以前從來不知道,泡一壺茶有那麼多的步驟,還要講究其中的禮儀。作為一組裡負責泡茶的同學,儘管不是十分熟練,也並不妨礙我覺得這是一個讓人放鬆的活動。最神奇的是,明明有三十多個人擠在一個課室裡,氣氛卻沒有因此而變差或者使人難以投入。或許這就是茶的魔力吧!總之,我覺得茶藝不只是一種深遠的文化,更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而這次工作坊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導師所提及的「養壺」。把一隻茶壼從黯淡無光養到有溫潤的光澤,過程需要很多時間和耐心,好像把它當成一株植物一樣,細細培養,聽起來就讓人躍躍欲試。

 

  中國是禮儀之邦,沒有甚麼比這次工作坊的經歷令我更同意這個說法了。除了茶的味道和泡茶的禮儀外,我更欣賞一杯茶的含義──接受、歡迎、原諒、和好、尊重……一杯茶,已能夠營造人與人相處最和諧的氣氛。至於茶的味道,有濃,有淡,有苦澀,有回甘,品嘗茶的同時,彷彿也在調整自己的思緒。我從中得到更多感悟。

 

5A李佩琪

 

  我平日最常接觸到茶的地方就是茶樓,但我很少留意茶的沖泡方法。這次活動中,我對中國茶的了解加深了,因為導師講解了許多有關泡茶的技巧和禮儀,例如泡茶需要先洗茶、沖洗茶杯,泡茶前也先要向客人微笑等。除此之外,我亦了解到茶的歷史知識和含義。原來一杯茶可以代表接受道歉、歡迎等意思,並不單單是飲用的飲料。而且在喝茶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茶愈泡愈純,味道愈泡愈濃的特性,這都是我在以前喝茶时沒有留意的部分。

 

3B莊悅琪

 

  這次的茶藝活動中,我學到了泡茶技巧和茶的禮儀。

 

  吃過午飯,我們在課室等老師帶我們到二樓的活動室。我們坐下後,導師就開始介紹自己,我們才知道那些茶具都是他的,他叫我們要小心愛護。他給我們介紹了紫砂茶壺,原來紫砂茶壺的表面有很多看不見的小洞,可以將茶的香味保留在裡面,令茶壺表面變得更光滑有色澤,難怪那麼多人喜歡用紫砂茶壺泡茶。

 

  然後導師讓我們在我們每組選一位代表去泡茶,而且教了我們很多關於泡茶的禮儀,例如茶具要怎麼放,還有手要放哪裡等。我們選的代表沒有泡茶經驗,所以她很想嘗試,她一邊泡茶,我一直在旁打氣、提點,因此我也學到了很多。

 

  這次活動結束後,我明白了茶可以貫徹於日常生活,例如婚喪嫁娶,人生禮俗等。古人還會奉茶道歉呢。

 

  這次活動令我知道了很多關於茶的禮儀和意義,希望日後有機會參與這些活動,讓我們有更多體驗。

3B丁嘉漩

 

  茶道是烹茶品茶的藝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俗話說得好:「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便能從有禮節的茶道中,體現出中國人追求心性與自然和諧合一,以及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

 

  泡茶不但需要茶具,還需要掌握泡茶技巧,而泡茶時亦宜心存尊敬。一壺茶,如果泡的時間不夠,會索然無味;時間太長,便會苦澀的難以下嚥。我們可從茶中瞭解人生的苦難,得悟正道。

 

  茶貫徹於日常生活、婚喪嫁娶、人生禮俗、日常交往之內。「以茶待客」便是中國的傳統禮儀,而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所以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敬茶的方式、待客的茶類、禮儀亦不盡相同。宮廷茶宴在古代是非常的流行,茶宴在元旦後三日舉行,以飲茶賦詩為主。清代的茶在婚俗中為純潔、堅定和多子多福的象徵。而在民間喪葬禮俗中用茶,便有茶能使人清醒,可以讓死者不喝陰間鬼役的迷魂湯,靈魂不會迷失的傳說。

 

  人生就像是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澀,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甜是它的饋贈。而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長。

3B李宛縈

 

  還沒參加活動之前,我一直以為泡茶是只有中老年人閑著沒事幹才會做的事。沒想到這天我也當了回「中老年人」,但沒半點沉悶的感覺。

 

  開始學習泡茶的時候,我害怕得手抖,因為小時候有被開水燙傷的經歷,所以導致了這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出乎意料的是,我在整個過程中沒有被燙傷,反而還很享受這種悠然自在、心平氣和的泡茶過程。

 

  溫熱的水緩緩地倒在杯具上,頓時霧氣彌漫,不仔細看還可能以為是神仙下凡,尤其是淋上水的紫砂壺,散發著一種令人滿意的光澤。我以前一直認為第一次泡出來的茶可以喝,沒想到只是拿來增加香氣而已。金黃的茶湯呈流線型地淋在茶壺上,湊近點還可以聞到淡淡茶香,是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終於泡好了一壺可以喝的茶,我便小心翼翼地拿起茶壺,把茶倒進茶杯,茶倒多了會燙手,茶倒少了不禮貌,生怕手一抖就把茶倒壞了,所以我一直緊緊地盯著茶杯裡的茶湯。反復練習了幾次之後,我就不像開始時那麼害怕了。

 

  這次的活動讓我體會到了泡茶的樂趣,讓我喜歡上了那種氣定神閑、不慌不忙的感覺。香港人的生活實在太匆忙、太急躁了,完全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休息,更別提泡茶了,工作和作業無時無刻都在圍繞著我們,怎能叫人安心細細味生活?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喜歡奢華生活,一次晚餐,沒有山珍海味就不算完美,沒有豪華的裝潢就不是一間好的餐廳,而且只是稍微吃一兩口就端走了!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真想勸勸他們,為什麼不把這些吃氣派的錢和時間放在泡茶上?兩者都講究細節、令人放鬆,只是茶比較便宜而已,把泡茶的過程發社交網站也會有人欣賞啊,何不趁機一展靈巧的雙手?

 

3B胡艷陽

 

  我認為這一次的茶藝活動令我得著良多,仔細品嚐茶後,我認為每一杯茶的第一口,都有點苦,可是我慢慢在隨後的第二口和第三口,品茗到茶的清香和甘甜。泡茶的過程也令我明白到,原來泡一壺好茶,並不容易。我一向愛喝茶,但我通常只用一隻大杯子,胡亂地加入熱水沖泡茶葉就了事,這次茶藝活動令我知道,我原來並不知道如何泡茶,原來泡茶有這麽多的規矩和方法。

 

  課堂上,我按照導師的指示,認真專注地泡一壺茶,時間久了,心靜了,茶會更有味道。令我最深刻的是鄭義峰老師來到我們這一桌一起喝茶,我卻只顧喝茶,最先捧起茶杯。經老師提醒,我才知道這是不分輩份、先後的舉措,失了分寸和禮貌,我深感尷尬,卻對「禮貌」有新的了解。

 

  總括而言,這次活動使我對茶有更深的了解,也對禮儀和人的心性有更新的體會,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活動。

3B邱浩峯

 

  這次的茶藝工作坊加深我對泡茶的認知,令我獲益良多,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有關茶藝的工作坊,我感到十分新奇有趣。我負責為同學泡茶,學習了有關茶藝的禮儀,例如茶不能倒滿,因為有不歡迎的意思。我還認識了給別人一杯茶背後的意義,就好像導師所說的故事,有次他說了不合適的話,令他的同事生氣了,第二天他給同事奉上一杯茶,同事就原諒了他。當一個人接受了你的茶,有很多的意思,就例如上面提到的事,是「原諒」的意思,而外父外母接過女婿的茶後,是有「認同」或「答應」的意思。

 

4A白雯萱

 

  完成茶道班後,才發現茶道比我想像中更複雜。除了沖泡方式,原來連執具手勢以及執具方式也別有意思,比如說,如果把茶湯倒滿茶杯,意思是不歡迎某位客人(因為茶燙手,那位客人難以拿起茶杯,意思為「你茶也不用喝了,走吧」);結婚拜堂時對奶奶公公、岳父岳母敬茶是為尊敬、接受的意思。這證明了茶道、飲茶文化、品茶文化不只是解渴這麼簡單,而是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道理。

 

  品茶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也充滿着禮,剛好對應了儒家《論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句話多次警醒人們要時刻守禮,品茶也一樣,要時刻保持禮,像君子一樣。

 

  除了儒家以外,道家追求純樸自然,遠離煩擾,與茶的意味相同,因為品茶時追求心境平靜,真想不到在品茶活動中也能體現豐富的中國傳統思想精粹。

 

4A江樂琳

 

  品茶的滋味,大抵是在於其或苦或甜的體驗,在或深或淺的色澤之中,飲茶者所品的是一種苦澀與甘甜。剛入口時澀味漸漸化為清香,如同人的一生,苦盡甘來,因此人生如茶也並非無道理。

 

  對於煮茶者而言,用熱水淋過茶葉時裊裊上升的茶煙,洗滌了心中所有的憂愁不悅,頓感空寧平靜。而作為煮茶者比品茶者又多了一份雅趣,便是沏茶予對方。那代表的不只是禮,更是一種共啜人生的邀請。

 

  在茶中品人生,在人生中悟茶,或許這便是茶的妙處,為何佛家與茶之間的頓悟不謀而合的緣由吧。從茶悟禪,明心見性。

4A曾智華

 

  人生,如一次小池泡茶法。

 

  泡茶不空,品茶時感覺空泛。所用的器具無論茶壺、茶杯、茶葉,都整齊擺列眼前。臉上從容微笑,倒水時沉穩優雅,猶如一本《禮記》聳立眼前,成就出本次的泡茶。人生亦不空,回望人生時可能百感交集,三言兩語不能歸納。但你所經歷、體驗的,或喜或怒,或哀或樂,猶如上千塊五顏六色的碎片,組成一幅與眾不同的馬賽克,人生亦從中成就出來。

 

  泡茶不急,我們願意犧牲一壺茶,來換取更醇的香氣。在小池泡茶法中,沖的第一壺茶,都會倒在紫砂茶壺上。這不是浪費,而是換來更光滑的茶壺和香味更濃的茶。人生亦不能急,不可急於求成,凡事追求「一次便能盡善盡美」,因為往往事與願違;亦不可圖一時之快,否則賺了銀山,卻看不到金山,到最後銀山變成火山了。成功之道,固然包含勇敢果斷的行動,但最重要,還是不急不慢的心境。擁有了,成功便離你不遠,即使最後失敗,不緊要,下一次吧!

 

  喝茶很靜,不是喝茶時的環境很靜,而是你的心境很靜。當我們泡完第二壺茶,終於得嘗茶的味道時,茶杯的茶瞬間變成史丁格的貓,你不知是甜、是酸、是苦、還是鹹,唯有當你輕輕地把茶放在嘴邊,細吮下才會發現只有微苦。在訝異之際,你會淺嚐第二口、第三口,千方百計尋找屬於它的味道。到最後靈光一閃,你才明白——茶就是無味的,你再如何尋找亦無補於事。此刻你的情緒由訝異到平靜,心境由心癢變心靜,眼睛恢復光澤,不再疲累,只有睿智的氣質。人生亦是如此諷刺,處處追求「有意思」,但卻不能洞悉人生可能「無意思」。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好的名聲、金錢美色和別人的認同,我們為着這些,勞累了自己的身子,耗盡自己的腦筋,所得到的名聲不能幫助你生存,所得的金錢你不能長存,美人的美色隨時間流逝,別人的認同也不會長久,那麼你這些有意思的,到最後不就變成「無意思」嗎?「華爾街之狼」失去其錢財後,真正體驗人生;曹操銅雀台的驚悟,令他順應天意,亦回歸到樸實自然,不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嗎?當然,不是鼓勵有夢的人不去追夢,只是航海兩年、歷盡萬苦的航海家,和在家兩年、安然無恙的年輕人,誰過得更好,誰能定斷呢?

 

  喝茶當然苦,但「我苦故我在」。到了第三壺茶,茶葉在茶壺中進一步昇華,這時遠遠就能感受到濃烈的茶香。當我細細品嚐時,先前淡淡的微苦,變成醇厚的濃苦,在我嘴裏徘徊,一時難以忍受,就像被迫用舌頭舔鐵製的觀音像。當我感到苦不堪言時,喉頭傳來一陣甘香,紓解了口中的苦澀。這種苦盡甘來的體現,過往亦見不少。我們必定會多次跌倒,才能學會站立;要經歷煩悶的溫習,才能拿好成績;到社會工作,我們可能受盡苦難,但只要堅持,才能結出甘美的果子。如果世上沒有苦難,那麼幸福也不會存在,因為從來如此。如果沒有磨練,就不會成就偉人。司馬遷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慘受腐刑,受盡屈辱;但他堅持不懈,出獄後仍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在征和二年,撰成《史記》,繼承父志,完成歷史任務。他就如苦行僧,活在但超於苦難,得以涅槃永生,達到更高境界,孕育不朽的歷史鉅著。

 

  品味完了,張開眼睛,發現現實仍舊那麼殘酷。你此刻仍舊穿着校服,並不是穿着道服、騎牛西去的老人瀟灑隱居,你仍舊在城市生活,你仍舊要學習,你的口仍舊有着茶的苦味,你眼前的茶座仍舊歪歪斜斜。倒水仍舊不灑脫,灑到茶座下裝滿了水。你在現實中仍舊那麼不完美……

 

  那怎麼樣?我只好把這些都放在洗手盆上,用心擦拭。

 

  幸好,只是一次小池泡茶法。

 

  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學習沖一杯「人生」。

 

Top